投稿指南
一、稿件要求: 1、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购买体验、性能详析等文章。要求稿件论点中立,论述详实,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文章体裁不限,字数不限。 2、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txt)。如果是文本文件,请注明插图位置。插图应清晰可辨,可保存为*.jpg、*.gif格式。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而将插图另存,并注明插图位置。 3、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最好压缩后发送。 4、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例如句号为。而不是.。 5、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真实姓名、笔名)、详细地址、邮编、联系电话、E-mail地址等,以便联系。 6、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 7、我们对有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者,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经济责任的权利。 二、投稿方式: 1、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 2、 编译的稿件,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 3、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 5、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教师具备学生意识学生方能走进语文课堂(2)

来源: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5-18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用“共情”的心理“代入”学生的情境去思考问题的意思是,你在课堂上是问题的设置者,马上又能“代入”学生的角色成为问题的思考者——如果我就是

用“共情”的心理“代入”学生的情境去思考问题的意思是,你在课堂上是问题的设置者,马上又能“代入”学生的角色成为问题的思考者——如果我就是这个学生,我回答问题的方向不对,是老师设置的问题本身有问题,没有清晰地让学生明白回答的方向,还是学生的积累知识与经验的缺乏导致不能回答,还是学生有这方面的知识但是缺乏分析此问题的能力,还是会分析问题但思维逻辑不清晰导致表述不清楚?等等,多“代入”学生的角色去思考,往往会恍然大悟,让老师快速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代入”之后,老师就能更容易做到理解与包容。有时老师根本想不到学生为什么会这样回答这个问题的,但是有了“学生意识”之后,会发现,原来这样理解是正常的,有些觉得很“荒谬”的答案似乎也能言之成理。我们语文学科一向是个包容性很强的学科,语文的主观题给出的常常是“参考答案”而不是“标准答案”,自圆其说即可得分。那么我们在课堂上是不是也可以“代入”之后更多“包容”呢。百花齐放才是春,老师在把握基本的价值取向与逻辑思维的基础上,可以“包容”并鼓励更多的不同声音。

第三阶段是引导与启发。

在经过了以上两个阶段之后,老师会发现,学生已经“走进”自己的语文课堂了,接下来就是看老师作为引路人的引导作用了。叶圣陶先生说过:“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引导与启发”同样要具有“学生意识”,从学生的本位出发进行引导,用学生熟知的知识与事物进行启发。在一节讲“送别诗”的课堂上,我发现学生很难“走进”送别之情。学生的兴趣不大,鉴赏感情时,都很生硬地回答“表达了作者依依不舍的离别之情”,无论是王维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勃的“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还是李白的“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甚至苏轼的“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白居易的“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均不能感动他们,我觉得非常不能理解。我试着转换角度用“学生意识”思考,“了解”“代入”之后,我明白了,生在当代的学生很难理解古人送别的意义,因为这个与他们熟悉的环境有区别。我马上调整自己的讲课思路,把学生也“代入”到古代环境中去,生离是和死别并称的痛苦,由于交通不便,重逢跋山涉水的不易,古人把离别看得非常重要,因为无论是好友还是家人,此次的分别极有可能就是此生的分别,从杜甫、李白、苏轼、子由等人的事例展开进行引导,学生慢慢地“进入”了课堂,一个学生问:“老师,古代书信那么珍贵也是这个原因吧?”我明白,她已经在这个问题启发下,学会联系思考了。

一堂语文课不能马上改变什么,但她能在答试卷时,除了生硬地写出“表达了作者依依不舍的离别之情”以外,还会写出“为何他会如此不舍”,她会在以后读到我们优美感人的送别诗时,代入一份离情。那么作为一位语文老师已经很满足。

三、老师具备“学生意识”更符合教育公平与有教无类原则

教育之所以是世上最奇妙最千变万化的事情,很多原因是我们的学生就是“千变万化”的,我们的先师圣人孔子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已经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教育观念,我们的教育对象与培养方向,除了一小部分是国家社会的精英人才以外,有更多的是终将平凡的也同样在各行各业中奉献自己力所能及的力量的普通人。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终将会提升整个社会的总体素养。他们的价值取向、必备知识、分析能力、思考方式终将影响整个社会的走向。而在课堂上具备“学生意识”能让他们得到更适合自己的教育,所以我认为老师的职责不是培养一个比别人更优秀的学生,而是让学生成为一个更优秀的自己。

文章来源:《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网址: http://www.wyjxllysjzz.cn/qikandaodu/2021/0518/703.html



上一篇:现代高职教育课程的教学设计体系构建与运行实
下一篇: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理论及实践探索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投稿 |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编辑部|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版面费 |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论文发表 |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