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稿件要求: 1、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购买体验、性能详析等文章。要求稿件论点中立,论述详实,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文章体裁不限,字数不限。 2、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txt)。如果是文本文件,请注明插图位置。插图应清晰可辨,可保存为*.jpg、*.gif格式。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而将插图另存,并注明插图位置。 3、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最好压缩后发送。 4、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例如句号为。而不是.。 5、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真实姓名、笔名)、详细地址、邮编、联系电话、E-mail地址等,以便联系。 6、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 7、我们对有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者,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经济责任的权利。 二、投稿方式: 1、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 2、 编译的稿件,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 3、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 5、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课程思政融入中外建筑史教学的途径研究

来源: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7-30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一、课程思政的概念及意义 (一)课程思政的概念 课程思政具体是指将思想政治元素所涵盖的思政理论知识、价值观念及精神追求等,整体融入到各科课程当中,从而通过潜移默化的

一、课程思政的概念及意义

(一)课程思政的概念

课程思政具体是指将思想政治元素所涵盖的思政理论知识、价值观念及精神追求等,整体融入到各科课程当中,从而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来对学生思想、行为意识等产生积极影响。从思想内涵的角度分析,课程思政本质而言是为了立德树人,重点立足于教育,提倡以德育人,引导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念,培育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青年。在实际运用中主要发挥协同育人的效果,在运用方法上主要是以显隐结合的形式来实现,通过显隐结合促使学生全面发展[1]。

(二)课程思政的教育意义

课程思政实质而言是一种课程理念,其并非单纯指某一种课程类型,而是通过高校思政教育深刻贯穿其整体课程教育教学当中,并且由此深度融入到教学实践的多方面操作当中。在实际教学当中,课程思政具体是通过德育渗透的方式,达成一种潜移默化的隐性教育效果,而课程思政的隐性教育和思政教育的显性特点互为融合,由此搭建出全面的高校思政教育结构框架,构建出全方位的德育教育环境。像习总书记就曾在高校政治思想会议中明确指出高校发展根基在于立德树人,重点在于将立德树人理念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将思政教育素养贯穿所有课程教学,达成全程、全面育人的效果。所以,课程思政的教育意义主要在于为学生引领前行方向,分清混沌迷惑,培养其高举爱国的气质,树立起坚实的民族责任。最主要是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培养其大局观念,最终获得全面发展

二、课程思政融入中外建筑史教学的途径

(一)以全方位育人设计课程教学

首先需要针对课程设计实施改革,明确中外建筑史的思政教育目标,要求重复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确立教育目标。其次需要修订和完善课程标准内容,可通过编制专业技能与思政素养互为融合的课程教学大纲。再次需要优化和建设思政教学资源库,可以事先组织相应教学团队来进行深度研讨,通过集体攻关的形势搭建可供操作的课程思政教学内容模块。在具体教学内容上,比如原始社会时期建筑可以由华夏文明未曾断绝来展开,由此强化学生的文化自信;讲秦汉建筑,向学生传授大一统不仅是思想的统一,更是疆域上的统一,维护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最后需要强化提升教师本身的思想政治教育水平,要想取得预期的中外建筑史课程思政教育效果,重点在于教师的思政素养。因此,就要求教师应当积极更新转变自身教学理念,积极投身于课程思政教育改革当中。同时还需树立育人意识,坚持教书育人统一结合,重视对学生的品格的培养。最后需不断提升自身课程思政能力,借助多种途径的形势强化对思政理论学习与人文素质修养的提升。

(二)以全民族复兴为教育导向

中华民族传承久远,在建筑领域所取得的成就更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体现。因此,中外建筑史教学当中开展课程思政可将民族观教育充分融入教学内容当中,以此来为学生们详细介绍各个民族较为著名的建筑类知识,以此来为学生树立起正确的民族价值观念,进而在此基础上重复意识到民族团结、和谐发展的重要性。具体需要从以下方面展开:(1)设计不同民族建筑风格教学。不论国内国外,不同民族建筑由于其文化及民族性格的差异,通常建筑风格也将表现地异常迥异。因此可以通过展示不同民族建筑风格来促使学生自觉分析不同民族建筑特点,从而加深对民族特性的思考,树立起正向的民族观。(2)教师强化对民族观的引导。对于高校大学生而言,正确民族观的树立非常重要,教师需引导学生主动分析不同建筑民族文化风格,深化民族文化历史的认识和理解,真正意识到认识、认同、理解、尊重民族文化的重要性[2]。

(三)以培养全身发展为主要目标

促使学生全身发展是中外建筑史课程思政教学的重要目标,在具体实现上,要求做到以下几点:(1)基于课程标准,进行课程思政教学内容的创新,采用课程思政育人观念来进行教材内容的处理,由此进行内容层面的变革,深度发掘课程当中所存在的重要思政资源。(2)明确学生是课程思政教学的主体,因此学习中外建筑史的学生大多是一些十八九岁的年轻人,他们的人生道德观念处于绝佳的塑造阶段。(3)采用风格多种多样的课程思政教学方法,将课堂理论教育与实践教学相结合,通过多种不同的教学方式能够深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使其主动思考。从而达成德育渗透,实现良好教学效果。(4)打破原有教材束缚,运用全新教学方法及手段。如今已是全新的互联网+新媒体时代,因此教师教学活动开展不可局限于传统教材层面,还可结合时代发展特性,制作图文并茂、音像俱全的多媒体课件,借助网络课程资源来促使学生更加直观、全面的了解和掌握中外建筑知识。例如采用云课堂教学模式,积极打造建设古建筑全息影像或VR资源库;借助音影投影或播放短视频的形式,为学生展示《故宫六百年》《千年一寺看佛光》等传统建筑视频,这样能够使得教学课堂更为生动,最终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

文章来源:《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网址: http://www.wyjxllysjzz.cn/qikandaodu/2021/0730/804.html



上一篇:知其然知其所以然让教学行为不再盲目
下一篇:经验学习理论对成人外语教学的启示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投稿 |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编辑部|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版面费 |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论文发表 |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