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稿件要求: 1、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购买体验、性能详析等文章。要求稿件论点中立,论述详实,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文章体裁不限,字数不限。 2、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txt)。如果是文本文件,请注明插图位置。插图应清晰可辨,可保存为*.jpg、*.gif格式。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而将插图另存,并注明插图位置。 3、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最好压缩后发送。 4、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例如句号为。而不是.。 5、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真实姓名、笔名)、详细地址、邮编、联系电话、E-mail地址等,以便联系。 6、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 7、我们对有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者,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经济责任的权利。 二、投稿方式: 1、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 2、 编译的稿件,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 3、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 5、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浅谈外语课程思政创新(2)

来源: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2-04-22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以《德国概况》课程为例,德国概况课程旨在增进学生了解关于德国的地理、政治、经济、历史、科技、宗教、教育、习俗等方面的基本知识,促进学生对

以《德国概况》课程为例,德国概况课程旨在增进学生了解关于德国的地理、政治、经济、历史、科技、宗教、教育、习俗等方面的基本知识,促进学生对德语语言的理解,提高他们对中西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包容性。在当今世界格局中,德国既是欧洲的领头羊又是中欧合作的重要伙伴,既是马克思主义发源地又是西方资本主义典型,发掘并融合《德国概况》课程所蕴含的思政教育元素,增强该门专业课的课程思政融合的教学效果,已经成为完善当前非英语专业类课程思政工作的首要任务。

从思政融合角度看,《德国概况》课程本身蕴含了丰富的思政教育资源。首先,德国既是马克思的故乡,又曾是我党早期的重要活动地,蕴藏众多党史故事。其次,德国与欧盟在气候问题、难民潮、债务危机、英国脱欧等问题上的各项政策,折射出人类应该携手面对这些问题、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再次,两次世界大战曾带给人类社会深重的灾难,这折射出国家要崛起必须具备怎样的大国责任与担当。最后,资本主义道路与资本主义发展理论在当代遭遇越来越多的矛盾,深入剖析资本主义的这些固有矛盾,可以引导学生树立“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三、外语课程教学的“四个自信”融合

在外语国情课程有效融合“四个自信”这一重要思想政治精髓,能够维护好广大师生的意识形态阵地。以弘扬“四个自信”为前提、以“四个自信”精神为指导,就必须在《德国概况》课程的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学反思等各个环节上,科学设计课程目标和教案课件,创新课程思政模式,将思政教育有机融入课程教学。要全方位推进“四个自信”思想与德国概况课程的融合、提高《德国概况》课程思政的质量,就必须使教学内容体现思想性、前沿性与时代性,教学方法体现先进性、互动性与针对性,达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

在具体实施教学目标时,要通过精心、巧妙的设计,融入“四个自信”思政要素。在方法路径上,重点通过比较德国这一西方文化圈国家与中国在历史文化成就上的差异,来弘扬“中国自信”。首先,树立道路自信。审视世界与欧盟发展遭遇的债务危机、贫富差距、儿童贫困等难题,促成学生深刻理解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进一步坚定学生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信。其次,树立理论自信。审视资本主义政治中的乱象如政治倾轧、极右主义等,促成学生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调动人民积极建设国家、避免政治倾轧等的优越性,坚定他们对社会主义制度的理论自信。再者,树立制度自信。审视外国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上的失策与中国为全球抗疫所作的贡献,促成学生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在国家治理上的高度领导力和对中国人民的高度凝聚力,增强他们对中国政治体制和社会制度优越性的自信。最后,树立文化自信。审视两次世界大战对人类造成的深重苦难,促成学生深刻理解中华文化和而不同、兼容并包的优秀品质,增强他们对中华悠久文化的自信。

文章来源:《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网址: http://www.wyjxllysjzz.cn/zonghexinwen/2022/0422/978.html



上一篇:马蜂窝与北二外共建数字文旅产教融合创新平台
下一篇:傅光明:新译莎士比亚与莎翁结缘十年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投稿 |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编辑部|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版面费 |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论文发表 |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