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稿件要求: 1、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购买体验、性能详析等文章。要求稿件论点中立,论述详实,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文章体裁不限,字数不限。 2、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txt)。如果是文本文件,请注明插图位置。插图应清晰可辨,可保存为*.jpg、*.gif格式。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而将插图另存,并注明插图位置。 3、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最好压缩后发送。 4、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例如句号为。而不是.。 5、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真实姓名、笔名)、详细地址、邮编、联系电话、E-mail地址等,以便联系。 6、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 7、我们对有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者,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经济责任的权利。 二、投稿方式: 1、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 2、 编译的稿件,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 3、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 5、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林纾不会外语的翻译家,翻译小说超180部,被称

来源: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10-09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1897年,中国翻译的第一部外文小说《巴黎茶花女遗事》(今译为《茶花女》)横空出世,备受国人追捧。 严复评价说“一时销尽支那荡子魂”,而其翻译者林纾也因此一炮成名,成为

1897年,中国翻译的第一部外文小说《巴黎茶花女遗事》(今译为《茶花女》)横空出世,备受国人追捧。
严复评价说“一时销尽支那荡子魂”,而其翻译者林纾也因此一炮成名,成为翻译界的鼎鼎大师。

纵观林纾一生,其翻译外文小说有180余种,数量之大,令后人难以超越,而他竟然完全不懂外文,只是阴差阳错地闯进了翻译的世界,可谓造化弄人。

并且由于林纾用文言文翻译小说,想用一己之力发扬韩愈、柳宗元的古文,就导致这位鼎鼎有名的译界大师成为了新文化运动的靶子,一下子跌落神坛致使今日的读者也很难再见到他优美的古文小说, 不能不令人叹息。

林纾家境贫寒,父亲常年在外奔波生活,只好将他寄养在外祖父家。外祖父用传统的教育方式教导林纾,林纾也因此读遍古书,打下了很好的古文基础。
林纾是个书痴,他的墙上始终挂着一幅棺材图,上面写着“读书则生,不则入棺”。
年少时期,他又是个出了名的性情中人,常常“被酒时时带剑”游历乡间,村民皆称之为“狂生”。
1871年,林纾的父亲、外祖父先后去世,他时年19岁,也不得不开始考虑经济问题。
当时的人们热衷于科举,林纾也不例外。而科举就是要做古文,这正是他的擅长之处。于是他抱着极大的热情进入场屋,可造化弄人,他竟然屡考不中。

生活难以为继,他只好靠种地、给人写信、卖画谋生,再加姐姐、母亲的针织补贴,勉强过日,日子十分清贫。这也炼就了他顽强的品格,
期间他也想放弃,可都被母亲劝了回来。只好继续厉兵秣马,目不窥园。
1882年,经过十多年的反复备战,林纾终于考中举人,威名镇江南。
他摆脱了经济上的桎梏,也教得了许多名士朋友,但他不想在别人的吹捧中度日。
于是他足不出户,潜下心来,专心古文,备战科举。
可林纾一腔热血,却又被命运开了玩笑,又考了七次,皆落得个榜下无名。

他自己写道:“七上春官,屡试屡败。”心灰意冷之际,早已不是当年风光之时。

1897年,林纾母亲不幸病故,他只能回到家中守孝三年,暂时停止了科举之路。
他一向埋头苦读,少问时事,殊不知此时的外国文学名著正在大量涌入中国文坛。而林纾的文笔甚好,一向受到当时人们的推崇。
于是他的几个好友找上门来,请求他协助翻译外国小说。林纾原本毫无兴趣,因为在传统的文人眼中,小说是个不入流的东西,但他朋友王寿昌的一席话打动了他。
王寿昌是个翻译家、外交家,从小就游历欧洲各国,毕业于法国巴黎大学,精通法文。
此时的他仕途不顺,只是个小小的翻译官,于是便打算和几个朋友翻译些外国小说,方便国人了解外国的风土人情。

可是他只懂法语,并不懂得如何写好小说,就找来了一些才子协助翻译。但译者的水平欠佳,很难入得了他的法眼。
他只好再找来一些文章大师,可大师们一听翻译小说,就都回绝了。王寿昌的翻译工作陷入了困境。
这时他听说好友林纾正在家中赋闲,便兴致勃勃地找上门来。
这时他已经抱定了必胜的把握,因为这位林纾的思想虽然算不得激进,也少问时事,但也不是保守之徒,对改良者还是充满了肯定,是个兼收并蓄的人。
况且这位老兄酷爱文学,一看到好书像闻到好酒一般,如此动人的外国小说,肯定能吸引林纾的目光。
因此还未登门,王寿昌就已经抱定了必胜的把握。

这天清晨,林纾正在家中闭门读书,看见王寿昌的拜帖,赶紧出门迎接。
“琴南老兄(林纾字琴南),多日不见,闻令慈过世,不胜悲痛,今日逢临,特寄哀思,造访晚矣,还望恕罪。”王寿昌说道。
“子仁(王寿昌字子仁)出访各国,外事繁务,亲临小舍,不胜荣幸。再说你我兄弟,不必客气,快快请进。”

文章来源:《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网址: http://www.wyjxllysjzz.cn/zonghexinwen/2021/1009/851.html



上一篇:关于2021年高考(外语听力)交通管制的通告
下一篇:除日语外,对汉语影响最大的外语,现在只剩1万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投稿 |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编辑部|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版面费 |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论文发表 |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